龙海:科技赋能促发展 小院建设显成效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自杨梅、对虾科技小院创建以来,龙海区坚持在校地企合作、人才培育、技术推广等领域上持续发力,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带动辐射了省内外8000余种养殖户开展杨梅种植和对虾养殖。今年年初,龙海对虾科技小院成功入选第六批“福建省科协技术小院”名单。
12月6日,国家级福建龙海对虾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顺利举行,此次龙海对虾科技小院是龙海区继国家级杨梅科技小院后第二家“国家级”科技小院,也标志着龙海区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上,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跨上新征程,为今后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前沿成果转化、先进技术推广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平台支撑。

01
小院结出新硕果,
成果人才“双丰收”。
今年来,区委组织部人才办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研究的新品种、研发的新技术“高位嫁接”到科技小院,构筑起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科学普及”为一体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小院孵化出多项前沿成果和一批行业专家,成为成果转化落地的“直通车”。在2024年“人才漳州月”启动仪式上,龙海对虾科技小院与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现场签订《凡纳滨对虾绿色无抗标苗与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创新合作项目》,加快形成共建共赢,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区科技小院开展科技创新项目6项,获得授权专利16件,发表论文15篇,培养研究生14名,推动了人才发展和成果转化的“双向奔赴”。

02
小院作出新示范,
积蓄优势“助发展”。
科技小院扎根田间地头,开辟了科学研究“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发展之路。近阶段,科技小院充分发挥“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的场域效应,立足龙海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深挖发展潜力,举办60余场专题培训、技术推广、研学交流等活动,推动了31项技术成果在龙海落地,促进对虾产业增收3100余万元,辐射带动了上下游企业42家。有力实现了科学技术服务产业升级、带动产业发展,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点燃“种养加”一体化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持续助力龙海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03
小院走出新路径,
科技赋能“增动力”。
借助科技小院创新技术平台,引育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1名,成功组建了2支专家研究团队,实施“师带徒”制度,由院内1名专家进行传帮带,培育出300余名“田秀才”“土专家”。在此过程中,入驻小院的师生既要潜心学术研究,做实验、写论文,也要扎根种植、养殖一线,了解种养殖户生产经验状况、为存在的各类疑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两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开展技术服务200余场次,有效解决农户、养殖户71个技术难题,打通了科学技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下阶段,龙海区将持续发挥科技小院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自下而上”式农业科技创新、“科普志愿”式农业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式农业人才培养等功能,为龙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